去年底,有“语林啄木鸟”之称的《咬文嚼字》宣布将于2012年开“咬”12位互联网上影响巨大的知名博主,以净化网络语言环境。昨日,记者从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获悉,本月,郭敬明成为继方舟子之后第2位被“咬”的博主,专家们在“挑刺”一番后,普遍认为郭敬明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。
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认为,从郭敬明的博客看,他运用语言文字的态度很随意,几乎毫无规范意识,低级差错触目可见。如把“令你们自豪”误成“另你们自豪”,把“自我了结了”误成“自我了解了”,把“顶着大雨”误成“定着大雨”,把“拉锯战”误成“拉锯站”,把“挥了几下”误成“辉了几下”,把“名声大震”误成“名胜大震”,把“虚伪”误成“虚位”,把“下班”误成“下半”,等等。这显然和水平无关。
《咬文嚼字》主编郝铭鉴(微博)在微博中谈及这一现象时,引用了当年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一句批语:“遍地荆棘,叫樵夫如何下手?”
常见字词混淆不清
语言运用中的高频差错,在郭敬明的博客中十分集中。一些常见的易混字词,如“戴”与“带”、“副”与“幅”、“碳”与“炭”、“反映”与“反应”等等,郭敬明基本不能准确辨析。在《荒芜尽头与流金地域》一文中,有句话这样说道:“你们一定也是这样满心的喜悦,一定也是感动得热泪含满眼眶的喜悦,一定也是这样的,爆发户的可笑嘴脸。”其中的“爆发户”应是“暴发户”之误。
郭敬明对有些字词,似乎有点不求甚解,显示出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薄弱。《比我老的老头——黄永玉》中说,郭敬明曾受央视《艺术人生(微博)》编导组之托采访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,采访结束后,黄老先生即兴挥毫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赠与郭敬明。但文中前后4次称黄永玉老先生这幅墨宝为“字画”,这明显不妥。字画,通常是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的合称。如果仅仅是书法或绘画,是不能用“字画”一词的。
在《Water Boy》一文中,郭敬明说到与一帮朋友在上海和平影都看电影《海神号》,其中这样写道:“中途阿亮同学就一直地在对着荧幕念‘妈呀你就让他们几个快点出去吧……’”这里的“荧幕”无疑是“银幕”之误。
缺乏知识出尽洋相
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还指出,郭敬明思维活跃但缺乏相关的知识,尽出一些不大不小的洋相。《听我的声音——别听我,听韩红(微博)》一文中说:“韩红姐的新专辑发布会排场就更大了,在天安门后门,太庙。”天安门是一个城门,只有5个南北向的门洞,没有什么前门后门,太庙其实在天安门的东侧。
《两小时后的生日》一文中说:“我弯下腰去抱住它,本来以为轻松就起来了,结果我几乎听到我的腰‘卡嚓’一声……我怀里的郭小呆非常茫然地望着我,像是在看一只‘蜉蝣撼树’的蜉蝣。”这里的“蜉蝣”是“蚍蜉”之误。“蜉蝣”是一种昆虫,其成虫寿命很短,只有几小时至一星期左右,文学作品中常用它来比喻人生的短暂。而“蚍蜉”也是一种昆虫,古书上说是一种大蚂蚁。唐代韩愈《调张籍》中有诗句说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后世用“蚍蜉撼树”,嘲笑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东西,讽其自不量力。
郭敬明有必要进行文字基本功的训练,以防再犯低级错误。欧阳春艳
|
|